「我不敢!我好擔心!」0-6歲安全感建立,三階段攻略。
在孩子所有的心理素質當中,『安全感』是一切發展的基礎。當嬰兒時期時,尿布濕、肚子餓、身體不舒服,甚至是無聊想與與人互動時,這些需求都能被照顧者適當地回應,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被愛、被保護,因此安全感的基礎,就是從生理的安全感開始,並逐漸發展到心理的安全感。
學齡前的孩子常以這些方式來表達不安全感
除了哭鬧、退縮這兩種常見的外顯表達方式之外,突然開始喜歡咬指甲、半夜做惡夢驚醒,也很有可能是學齡前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行為表現,但是只要我們用心陪伴孩子,其實都不難發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內在安定的照顧者
安全感的建立需要隨著孩子的年齡做調整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是每個人安全感累積的源頭;如果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能得到照顧者正確及立即性的回應,便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長大後的他們,通常會正面看待自己和他人;不過,如果當下正好無法抽身去抱抱寶寶,又該怎麼辦呢?此時不妨先讓聲音傳到寶寶的耳裡,給他一個善意的回應,例如「爸爸(媽媽)在幫你準備午餐,等一下就來找你囉!」,這樣寶寶也是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喔!
2~3歲
1.了解孩子的特質,並與予接納。
尊重孩子的特質再給予適當的引導,對於安全感的建立不僅重要,而且會來的更輕鬆;2-3歲的孩子是語言及認知發展大幅躍進的時期,基本上孩子有什麼樣的特質,家長大致上已經能掌握八九成。有些孩子對於新的人事物會特別躍躍欲試;有些孩子需要時間評估「這是什麼?這是哪裡?」、「這安全嗎?」、「待會會發生什麼事?」,通常給他們一點點時間觀察及了解,就能恢復正常;還有一部分的孩子則是會先感受到「不安全」、「可怕」,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做足準備,才能離開照顧者,去向外探索。
2.採正向處理,避免恐嚇威脅式的語言。
我的大女兒,小時候走在路上時,連見到陌生人迎面而來,都會令她相當不安,她常常會問我們説「為什麼那個人一直看我?」;第一次到親子館,黏在媽媽旁邊,當機將近整整一個小時,直到要回家時,才哭著說「還想玩」。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小孩,上小學之後會主動跟老師報名班上的期末才藝表,以及全校的星光才藝秀,在眾多人面前表演他熱愛的舞蹈,基本上他的特質並未改變,而是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讓她有勇氣去做他想嘗試的事。
其實,當我們發現到她敏感又謹慎的特質後,除了接納,也長期採取正向的處理方式以及盡可能以正向的語言做回應而非恐嚇威脅;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我就以姊姊在親子館黏著媽媽不敢獨自去探索為例,作為示範:
幫助孩子成功建立安全的關鍵:理解、陪伴、肯定
重點可放在『陪孩子克服不安全感,而非避開不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心理是強壯的,他可以支持自己去面對不同的人事物;從一些研究中也可以發現,這樣的孩子會更投入學校與未來的工作之中。
文: 米加老師的育兒實驗教育 更多文章 https://www.omicha.com/
圖:Pixabay.Myriams-F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