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由揮灑色彩:從Art Jamming看我們的教育盲點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介紹多間香港的自助畫室,讓人可以和孩子、朋友或伴侶一起Art Jamming。畫一幅畫,不需要天賦,也不用技巧考核,只需一點時間、一點顏料,再加上一點點「唔怕醜」的勇氣。看完介紹後,腦海冒出一句:「其實,這比做補充練習更重要!」
畫畫,或者我們稱它為「自由創作」,在香港教育體系裏一直不是必修科,但它其實以一種頗神奇的方法照見孩子的內心世界,而我們本來就應該更早、更頻繁地讓孩子「畫出」他們的想法。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某位小學老師朋友分享的故事。她在視藝堂上,讓小一的學生畫「我家的樣子」。其中一位學生畫了一幢沒有窗的房子,裏面只畫了書枱和書本,沒有電視、沒沙發、沒床。老師問:「你屋企真係咁㗎?」孩子答得乾脆:「係呀,媽媽話其他嘢唔重要,最重要溫書。」那一刻,那位老師的心碎了三秒。
再說個親身經歷。有一次朋友和女兒去Art Jamming,她起初猶豫不定,只畫了個大大圓圈和幾條彩色線。我本著「大人不應該介入創作」的戒條,全程任由她發揮。結果,她畫完後得意洋洋地說:「你睇,呢個係太空超市!啲線係傳送帶!」我一面驚歎她的創意,一面也感受到她純粹的快樂。無須打分,無須講求對錯,那兩小時,就像讓她的腦袋做運動,調整一下在傳統教育中的姿勢。
給孩子一支畫筆,或許比給他另一疊補充練習更重要。孩子需要空間去想像、去試錯,去亂塗亂畫。有時見家長都會話:「佢畫啲嘢唔成形!」我總會笑笑地回應:「有時,大人先係畫唔出自己個樣吖!」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如果週末已經排滿補習和興趣班,不如留一個下午比孩子「亂嚟」。Art Jamming也好,在家用舊報紙畫畫也好,都沒有所謂,比起行程緊逼,空白才是想像力的溫床。
教育,也可以五顏六色,畫得亂七八糟,但心滿意足。
#香港教育 #親子活動 #創意教育 #ArtJamming #自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