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餅充飢]
「畫餅充飢」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
典故: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盧毓的人,盧毓為人忠厚,學識淵博,魏文帝把他提拔為侍中。
在職三年盧毓對魏文帝曹丕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魏文帝最初不太高興,但是後來見他忠心耿耿,踏踏實實,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書。
接著魏文帝要盧毓推薦一個與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職位,盧毓推薦了鄭沖。
魏文帝說,鄭沖這個人你不推薦我也知道,你重新推薦一個我不知道的人吧,盧玉推舉了阮武和孫幽二人,後來魏文帝選擇孫幽擔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玉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在於選拔人才,選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像在地上畫的餅一樣,是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才能的人,只能發現一般的人。我認為好的辦法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的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偽難辨,虛實混淆。
後來,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用推薦和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錄用人才,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例句:
1.公司的改革不能畫餅充飢,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
2.他的承諾只是畫餅充飢,你可別上當啊!
圖:Pixabay.Ryan McGu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