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說!」為什麼不求救?這是孩子深愛著父母的方式

有不少父母和我抱怨,孩子遇到困難都不講,最後還不是要父母去善後。他們往往又急又氣,但又不能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不講呢?說出來,有這麼困難嗎?

大多數的時候,孩子認為講出來也沒用,只會挨罵而已。與其被狠狠地數落,不如絕口不提。但也可能,這是一種深愛父母的方式。

挫敗的母親:「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我女兒在學校裡被欺負,不知道多久了,她竟然都沒跟我提過!」

曾經,有個國二女孩的母親,帶著孩子來找我談。她發現女兒最近有異狀,後來得知,原來是在學校被同學孤立排擠已久,心疼不已。

「那妳怎麼發現的呢?」

「我是在偶然間,看到女兒手機裡的聊天對話,才知道她不受歡迎。我真的很難過!而我去問她時,她依然什麼都不說,只是在我面前,不斷掉淚。」

「為什麼,她不願意說出來呢?難道是怕被我罵嗎?不會呀!我很少責罵她,就算她犯了錯、表現不好,我頂多叮嚀個兩句,很少嚴厲指責她的。我真的想不透!」

我想,這母親如此難過,可能是對女兒的遭遇感到心疼;也可能因為沒有及時幫上女兒的忙,而感到自責;還有一個,是覺得不被女兒信任的挫敗感。她告訴我,她是個單親媽媽,女兒是她自幼一手帶大的。本以為與女兒感情要好,最為親近;但如今,女兒卻不肯信任母親,令她傷透了心。

「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貼心的孩子:「我不要她如此擔心我」

接著,我和這國二女孩單獨談話。我先和她討論被班上同學欺負,在班上不受歡迎的事情。接著,聊到媽媽的心情。我說:「妳知道,媽媽很擔心妳嗎?」

女孩點點頭。

「她很在意,當妳遇到困難時,沒有告訴她。」

「我知道!我知道她很不好受。」

「那麼,是什麼讓妳選擇不告訴她呢?」

女孩搖搖頭,停了一下,接著說:「我不能說……」女孩的眼淚掉了下來。我有些疑惑,請她多說一點。女孩說:「我不能對她說我的煩惱,因為,我怕她會垮掉!」

「媽媽很辛苦!每天從早忙到晚,兼了好幾份工作維持家計,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她常常告訴我,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濟。她都已經這樣了,如果我還跟她說我的煩惱,她會更睡不好的。」

「我不要她這麼擔心我!」

我深吸一口氣:「原來,妳是用這種方式,深深地愛著母親呀!」

越在乎對方,卻越感到孤獨

原來,這是一對深深愛著彼此的母女。母親心疼女兒遇到困境,卻誤會女兒不信任自己;而女兒心疼母親睡不好覺、心情不好,於是選擇怎麼樣也不讓母親知道自己的痛苦。

一切都是因為,太在乎對方了。

我徵得女孩的同意,請母親再度加入談話。我邀請女兒,把對母親的擔心,直接表達讓母親知道。當母親親耳聽到女兒這麼說時,幾乎泣不成聲,頻頻說道:「傻孩子、傻孩子!是媽媽對不起妳,讓妳這麼擔心我。」

「媽媽,我每次聽妳說,妳睡不好、心情不好時,我都好難過呀!

女兒過度承擔了母親的情緒,認為母親的快樂與否,自己也負有很大的責任。因此在外面遇到困難時,只能獨自吞忍,怎麼樣也不能說出口。她正在用這種方式,展現對母親的體貼,以及照顧母親的心情。

然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兩個深愛彼此的親人,卻沒辦法有效地支持到對方。彼此都會感到孤立無援,都在這樣的互動中,受到傷害。

愛得越深,痛得越多

我見過許多孩子,在家庭以外遇到挫敗了,也很想與父母分享,獲得父母支持,但他們卻選擇閉口不談,直到最後紙包不住火。因為,如果講出來,會為本來就過得不好的父母,帶來更多煩惱。

而他們的父母,常常身邊缺乏支持系統,而有意或無意地,在孩子面前顯露自己的疲累、苦惱或無奈。他們只能向孩子傾吐心事,而孩子自然成了承接父親或母親情緒的人。

因為他們認為,唯有這樣,才能分擔父母的辛勞;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而通常,孩子也不會允許自己過得太好。因為,如果自己每天看起來很快樂,父母卻在水深火熱當中,就顯得太自私了,因而深感愧疚;只有與父母一塊兒受苦,才能代表對父母的忠誠。

這些都是愛的表現,但卻不自覺地讓家中每個人都不好過。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照顧好自己

把話說開了後,母女倆抱頭痛哭。

我告訴這母親,她可以向孩子吐露心事、訴說辛勞,但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這些辛苦,是她自己的責任,她自己有能力去承擔,請孩子不需要為此擔心她。更別拿自己有多麼辛苦,做為要求孩子聽話或認真上進的理由。

可以的話,盡可能在孩子面前,活得自信、體面,又充滿光彩。

我也告訴這女孩,她當然可以體貼與關心母親,但也要相信,母親既然身為母親,就有能力承擔這份辛勞,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她需要把照顧母親情緒的責任,交還給母親本人。

自己則是回到孩子的身分,適時地讓母親照顧她;需要求助與支持時,還是得說出來,讓母親能幫得上忙。

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在表達父母的愛,很需要被我們看懂呀!

(本文撰寫於2020年7月8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

 

文: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 Pixabay.sas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