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來就不是為了經濟效益 沒有一個孩子應該被擋在學習之外

在運動會的時候,他說他想參加,我們把他排在最後一棒,我和孩子們一起推著他的輪椅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戶外教學、游泳課開始進行,已經陸續幾個家長來問我,孩子被禁止參與該怎麼辦?既然是教學,就該想辦法讓所有孩子都能參與,不該有任何人被任意的排除在外。

幾年前班上有個因為生病行動不太方便的孩子,我們的游泳課是由校外的教練群負責,跟家長和教練溝通後,我們都覺得孩子可以跟著下水,教練群決定會派專人陪著孩子在池裡走動,體育老師在池邊看著全班孩子的狀況、助理員跟著去泳池在旁邊注意著孩子的身體狀況,兩個小時的課程,他大概可以在游泳池裡走半個小時,就由助理員協助他去更換衣物。我們跟教練討論時,是問教練他的游泳課怎麼上課比較好?要做哪些準備?有哪些注意事項?而不是要不要上游泳課?

那孩子在學校可以自己走路,但是沒辦法走很久,進行戶外教學時,我們替他帶上輪椅,只要一下車班上的同學就會替他把輪椅搬下車準備好,我再扶著孩子下車,我們推著他去戶外教學、去其他學校英語村的活動、去參觀學區內的國中、去畢業旅行……沒有任何一次的班級活動把他排除在外,因為從來就沒有這個選項,我們就會想盡辦法替他找出可以參與的方法。

在運動會的時候,他說他想參加,我們把他排在最後一棒,我和孩子們一起推著他的輪椅,跟他一起歡呼著通過終點線。那一年我們班的體育超強,每一項都拿到很好的成績,可是接力賽當然是最後一名,沒有人在乎那一張獎狀,而是驕傲的全班一起完成了那一次的比賽。

有些人會覺得為了一個孩子大費周章,不符合經濟效益,比賽就是得有人當候補……,問我他沒有要讀那個學校為什麼他要去參觀?畢業旅行中的遊樂場他都不能玩,為什麼他要去?他會影響比賽成績,為什麼還要讓他參加大隊接力?他走路不好看是不是就別走畢業紅毯?

教育從來就不是為了經濟效益,尤其是在最基礎的國小教育就該想辦法把所有的孩子都納入班級、學校的活動中,讓孩子可以用適合的方法進入群體,而不是把他排除在外。

只想著要怎麼讓每個孩子參加活動,而不是哪一個不要參加,我們就能想出很多的方法來幫助不方便的孩子。這些問題都不是班上孩子和家長提出來的,因為大家都把他當作兄弟,沒有人想要在任何一個時候讓他落單。

我們學校有潛能班、輔導老師隨時支援,肢體上需要協助的孩子還能有助理員在旁陪著,我從來不是一個人照顧特殊生,比起媽媽一個人,在學校只要我開口,能得到的協助和資源,真的很多很多。

在任何活動排除這個孩子時,當然輕鬆很多,可是體育課只能在旁邊觀看、全班都去參觀國中他卻得一個人留在學校、被勸阻不要去參加戶外教學、一生就一次的畢業旅行不能去,他得請假在家裡想像著大家開心玩樂的樣子,畢業典禮當天他只能看著所有同學上台……這些都是一輩子的遺憾和傷害。

當然有孩子真的無法參與活動,先天上的條件限制了孩子的行動,但是只要調整方式孩子就能用適合他的方式參與,我們就盡全力去替孩子想辦法,詢問孩子的意願、跟父母討論、跟學校行政請求支援,讓遺憾減少到最低。

只想著全班孩子一起參與,只想著不留下任何一個孩子,我們就能想出很多很多的辦法。

 

文: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更多文章: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authorDetail/index/11548

圖:Pexels.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