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療癒書籍文章存在的必要性?

我喜歡寫作,也寫了不少文章,多是與心理療癒或助人工作有關。一開始只是想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沒想到也累積了一些讀者群。

最近在寫作中,突然冒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人們需要一再閱讀這些關於心理療癒或心理成長的書籍文章呢?

會有這樣的疑問,是發現,當我的文章創作越多時,越覺得很多概念是一再重複被提及的,很多主題也相當類似,只是包裝在不同的書寫方式或案例中呈現。

然而,讀者們依然賞臉(這令我很感動……)。

在市面上一般的心理療癒書籍,或者網路上轉傳的文章中,也不乏這樣的現象。主題與內容總是大同小異,差異在於作者的文筆與敘說方式。當然也偶有些獨創性高、見解獨到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許多人即使一再地吸取類似的觀念,仍然需要定期充實重複的內容,並且總是特別關注在網路上或書店中類似的書籍文章。

有人曾經告訴我:「你們寫的這類文章,總是一些無病呻吟的內容,看一次就能懂的概念,為什麼還要一再重複地閱讀類似的作品?」

事實上,療癒系書籍與文章的絕妙之處,就是總能引發讀者共鳴,讓讀者內心感到:「啊!我就是這樣子的呀!」、「我也正遇到這樣的困境呀!」,或者有種「原來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呀!」的恍然大悟感覺。

尋求被理解,是人類共同的天性,特別是那些正遭遇心理困擾並且已有深刻自覺與內省的人,或有著想要改善困境、提升自我的需求的人們。於是心理療癒與心理成長的作品,便在人們尋求陪伴與被理解的需求上,發揮了極大的功能。

特別是,若你的身邊很少能有懂你的人,也少有人與你深刻地討論這類心理議題;在心理文章或書籍裡尋求共鳴,是個比再去努力經營一段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還要簡便的途徑。

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再地從這些文字中尋求心理慰藉,而遲遲不願意做出些許改變,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那便成了一種「託付心態」—把這些文章書籍或作者當做能撫慰你受傷心靈的替代父母,要求他們得為你的情緒與人生負責。

那麼,你閱讀了再多這類作品,也是幫助不大,就真的讓人有種「無病呻吟」的感覺了!

說到「做出改變」,家族治療大師Virginia Satir曾說:「問題永遠不是問題,如何因應問題才是問題。」換句話說,無效的因應問題方式,或者這些方式會帶來其他負面的影響時,才是造成人們困擾的真正來源。

然而,這些因應問題的方式常常由來已久,過去有效或曾經帶來好處,於是被保存下來,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往往根深柢固,僵化難改。

我們都知道,一個習慣的改變與重新建立,需要花費長久的時間,先是有自覺地不斷重複,再來成為一種無意識的反應,逐漸內化後而成了新的行為模式。在這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時常因為一些干擾因素而被打回原形,前功盡棄。

像是,當你保持了好幾天的正向思考,可能因為一件重大的打擊而不小心出現了負面的念頭,你既無助又挫敗地責備自己,也不願意諒解自己,猛然警覺,才發現這種自我批判,又是一種負面思考。

因為既有行為模式的改變是漫長且困難的,前進了幾步又會倒退許多,有個時常在一旁叮嚀提醒的聲音存在,特別是溫柔的陪伴,充滿希望地鼓勵,能讓我們在自我療癒與自我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更為堅持。

就像,有些人會去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在助人者長期的陪伴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改變之路。而心理療癒或心理成長的書籍文章,在某種程度有著替代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功能。當你有閱讀這類文字的習慣時,充滿能量的文字正陪伴著你走在改變的路上。雖然沒有定期與心理師會談互動來得深刻,但時時刻刻的「耳提面命」,也總能讓我們記得繼續自我療癒與自我成長。

特別是在一再地被打回原形時。

當我想通了這個道理後,我知道我的持續寫作是有意義的。

即使一再強調的概念總是被重複提及,儘管這些素材或主題在其他作者的作品中也曾經出現過了,但是讀者就是有與這些文字互動的需求存在。能夠用文字陪伴著讀者,本身對讀者就有極大的幫助吧!

所以,持續寫作吧!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更多文章: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exels.Kaboompic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