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助人者的人生是完美的嗎?
「老師,你有孩子嗎?」
「老師,你的孩子多大了?」
「老師,你這麼專業,孩子應該不會出現問題吧!」
我常在許多不同場合,被民眾(特別是家長)問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總是笑笑地回答:「我還沒有孩子!」對方總會露出驚訝的神情:「怎麼可能?那麼,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親子教養的知識?」或者,也會補上一句:「老師,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這樣的對談,似乎反應出大眾對於心理助人者的想像—你得擁有某些特定的人生經驗,才有能力幫助人們成長或解決問題。當然,這是個有點荒謬的想像。
因為,當你得了某個身體病症,應該不會跑去向你的主治醫師說:「大夫,請問你有得過這個病嗎?那麼,你怎麼有能力治好我?」
—
我得承認,擁有某些特定的人生經驗,確實有助於心理助人工作的進行。因為,你特別能夠感同身受來訪者的心情,特別知道來訪者受苦的癥結在那裡,也特別能夠給出具體或建設性的建議。甚至,因為你的人生閱歷,都讓你說的話更有說服力。
雖說人生經驗與智慧會讓催化一個心理助人者更為成熟,然而,如果凡事都需要親身經歷過,才有資格或能力去幫助到另一個同樣受苦的人的話,就太小看人類知識學問累積與傳遞的價值了。
身為一個心理助人者,在正式展開助人專業生涯前,我們得在學校及實習單位經過好幾年的學術鑽研、實作練習,並接受督導與考核,就算步入職場,也得持續進修來自我提升。這一切都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人類行為的特性,並學習到專業的助人知識與技術。這正是學術或實務訓練的功能,讓我們能夠透過有系統的學習,不用親身經歷並試誤摸索,便能學習到足夠的助人專業。
各領域的專業都是一樣的,透過知識學問的累積與傳遞,人們可以避免重蹈覆轍,並提升生產或工作效率。
—
試想,如果你因為婚姻危機或與伴侶相處有了困擾,而去上了某些婚戀課程,或尋求婚姻伴侶諮商服務。你無意間得知,眼前這位號稱大師的心理助人者,其實過去有幾段不愉快的婚戀關係,甚至現在還維持著單身。
此刻,你會如何看待眼前這位心理助人者?
你是否會開始懷疑:「他的婚姻都經營得不怎麼樣,真的有能力幫助到我嗎?」或者,「他現在仍維持單身,該不會是恐懼進入親密關係中,那麼,又有什麼資格為我的婚姻指點迷津呢?」你的心中持續上演著這些小劇場。
這樣的思維與懷疑,正反應了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助人者的另一個普遍心態——心理助人者的人生必須完美無瑕,至少在其專長的領域中,要有著高品質的人生表現,才有能力或夠資格成為眾人追隨或學習的表率。
然而,你會要求醫師不能生病、牙醫不能蛀牙、駕訓班教練不能有任何車輛事故嗎?大概比較不會。事實上,有許多心理助人者,正因為人生經歷過這些低潮與困頓,才促使他們投入某些領域的心理助人工作中,甚至能成為優秀的助人者。
聽說有個心理助人者,當被質疑自己過去曾經失敗的婚姻時,總是溫和而堅定地回應:「是的,我過去的幾段婚姻確實不如意,甚至只能以苦不堪言來形容,但走過這一遭,讓我更有能力幫助他人,如何避免這些婚姻中的痛苦發生。」
所謂「久病成良醫」,從挫敗中獲得的學習往往是最寶貴的。透過親身經歷某些痛苦而對人生有另一番領悟,進一步成為他人心靈上的指引或支持者,這代價雖然大,但確實能為他人帶來幫助。
—
好玩的是,當對比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狀況,你會發現,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助人者存在著兩種看似矛盾的想像或期待:一是「心理助人者得要有過某些痛苦的人生經驗,才有能力幫助受苦中的人們。」,同時「心理助人者的人生必須是完美的,才有資格幫助人們過著更美好的人生。」
當社會大眾期待(或質疑)心理助人者是否擁有類似的痛苦經驗時,或許,只是想尋求一種普同感——看吧!連心理師都會有為了孩子頭痛的時刻了,我們好像也別太和自己過不去。
然而,再怎麼樣,一個人是無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心理助人者不論是否擁有與來訪者類似的人生經驗,都會盡力地去貼近來訪者的內心世界。而正是這份願意貼近的態度與過程,為來訪者帶來支持與改變的力量。
正如一位學員曾與我分享的:「雖然我知道,我的心理師不可能完全理解我的痛苦,但正因為他是如此願意去理解,這讓我感覺到,有人在乎我,而我的人生還是有希望的。」
—
另一方面,當社會大眾視心理助人者為一個完美人生的楷模時,或許是在想像一個完美的人生境界,知道美好人生是有可能發生的。但卻在發現心理助人者也是個平凡人,也是傷痕累累地走過來時,回到了現實。
有一位曾經歷幾次失敗的婚戀關係,而持續保持單身狀態的心理助人者告訴我:「每當有來訪者或學員質疑我,為什麼一方面談婚戀關係,一方面仍保持單身時,我會告訴他們,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我知道目前的我,最適合保持單身狀態。」
「是否選擇進入親密關係,與如何經營好親密關係,這兩件事本身是不相違背的。重要的是,你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做一個對目前的自己而言,最適當的決定,同時也能自我負責。」
—
事實上,這世界上存在著各種人生背景的心理助人者,會被怎麼樣放大檢視都是自然的。但心理助人者努力追求的,不是要擁有和來訪者一樣的苦難經驗,也不是要成為一個完美人生的代言人,而是不管自己的生命經驗如何,都能真誠地面對自己和來訪者,這種真誠面對人生的態度,或許才是該被社會大眾看見的。
或許,也就是這份真誠,才使得心理助人者的內心足夠強大,也是能承接來訪者痛苦並帶來改變契機的力量來源。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更多文章: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Oliver Kep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