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推銷式的正向思考,不會讓人感覺比較好
鼓勵人正向思考,通常對人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向來不喜歡強迫推銷式的正向思考。也就是,不斷要求痛苦中的人,轉換角度看事情;或者,不斷幫對方找出苦難帶給人的正向意義。
若你不領情或做不到,還可能被指責為:「怎麼老是怎麼悲觀?」
—
我們來想像一個情境,一個青少年孩子回到家,面色沉重,恐怕遇上了什麼困難。而你是他的父母,向前關心。他劈頭就說:
「厚唷!幹嘛沒事選我當班長?」
「當班長很好呀!這表示你很有能力,深受同學肯定呀!」
「才不是你想得那樣咧!」
「那不然是怎樣?」
「是沒人要當,所以把我推出去做這個苦差事!」
「那麼,同學會推你,不推別人,表示你比其他人夠資格,也算是肯定你呀!」
「哪是,他們是等著看我笑話啦!」
「不會吧!你不要把大家想得那麼壞心。說不定,是你認真負責、人緣好,而且,能夠為同學服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耶!」
孩子開始沉默不語……
「嘿!振作點、堅強點!我們都支持你,加油!」
「喔!知道了啦……」
孩子低著頭,默默地走回房間裡。
—
你覺得莫名其妙,你不是正在引導孩子正向思考,鼓舞孩子去面對挑戰嗎?到底哪裡有問題?
在剛剛的對話中,你試圖為孩子的困境(被選為班長這份苦差事),賦予各種正向的意義,包括引導孩子看見自己是有能力、受肯定、比別人更有資格,以及發現這份困境的價值,也就是為同學服務的機會,也就是重新詮釋孩子正面臨的處境。照理說,應該可以引導孩子脫困的;然而,孩子是感覺到更有力量,還是更無力呢?
顯然是後者。
因為,當你對孩子的處境不夠了解,沒有先接納起孩子的情緒感受時,此刻任何正向思考的引導,便會流於空洞的信心喊話。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過度要人正向思考,對於受苦中的人,只會更感到更挫折、更無力。
因為,當我們不斷引導一個人朝向光明面去思考時,我們也正在剝奪一個人負面思考的權利;甚至,當對方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正面思考時,只會更自責,更厭惡自己而已。
於是,你的善意,在別人眼中都變成了壓力。
—
那麼,該怎麼做,可以為一個受苦中的人帶來力量呢?
再以剛剛的情境為例,試試看以下的回應方式。青少年孩子回到家,面色沉重,恐怕遇上了什麼困難。你向前關心,他說:
「厚唷!幹嘛沒事選我當班長?」
「被選為當班長,本應該是很光榮的事,你卻感覺不是很開心,肯定有什麼原因,可以告訴我嗎?」
「那是因為沒有人要當,所以我就被推出去了!」
「所以,你是被逼的,難怪不開心!」
「對呀!而且,他們大概是想看我笑話吧!」
「怎麼說呢?」
「就是班導師很機車,只要是班級幹部,都常被他電,尤其是班長,根本沒人要當呀!所以,誰當誰倒楣。沒想到,我這麼倒楣!」
「原來如此呀!那麼,你怎麼辦呢?」
「都被選到了,就只能當了,不然能怎麼辦?」
「可是,你百般不願意呀!你有表達拒絕嗎?」
「沒有,被選到就被選到,就認了!」
「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沒有拒絕這份苦差事呢?」
「因為拒絕也沒有用,甚至還可能會被說閒話!」
「喔!原來,你是希望不要被批評,所以沒有拒絕。」
「對啊!」
「這樣看來,你很重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喔!」
「當然,被選到已經夠倒楣了,我可不想還被討厭!」
「也難怪,你會接下這份苦差事,你也算是幫大家一個大忙了吧!換個角度想想,也難怪你的人緣還不錯,因為,你總是這麼體貼,願意承擔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是我,我大概打死都不願意接下這個職務吧!」
「真的嗎?」
「嗯!真的。而且,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這麼願意體貼同學,為同學解圍呢?」
「因為,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是互相的呀!之前有人被罵,現在換我頂著,還好啦!而且,其實很多同學後來都有來安慰我,給我支持打氣!所以,也還可以接受啦!」
「我看到,你為了幫同學們解圍,擔下了沒有人想做的重任,不但體貼,而且很有義氣,同學也看到你的用心。我不知道你是否有發現,你一直都是個熱心服務的人呀!」
—
如果是這樣的對話回應,孩子的感受或許會不同。
哪裡不同?從上述對話中,你可以發現,一開始,父母是從孩子的情緒感受切入,同理他的情緒,同時關心發生了什麼事。
即使我們要引導一個人正向思考,仍然是需要先關注負面情緒的。不會因為無力、自責、焦慮、挫敗、失望、沮喪等情緒是「負面」的,就故意忽略或不去碰觸。
接著,讓孩子有機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並且,逐步去肯定這些想法以及背後的意圖。當鋪陳足夠時,在適當的時機引導正向思考,才能被接受。
在上述對話中,有個重要的轉折點是「你會接下這份苦差事,你也算是幫大家一個大忙了吧!」這句話,幫助孩子重新詮釋正遭逢的困境。孩子開始看見並接受了這份苦差事的新意義,接下來,對話的焦點就會轉至較為正向的一面,孩子不再抱怨,甚至發現與認定自己是個熱心服務的人。
正向思考很好用,但別忘了先同理、先接納、先肯定,在足夠的鋪陳後,你的正向思考才會令對方接受。否則,任何強迫推銷式的正向思考,都只會讓人感到更沮喪。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Tum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