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拖拖拉拉又叫不動父母可以這樣教
其實只要掌握一個主要原則先做應該做的事,再做想要做的事
像凱特家的小寶貝是從大約2歲半開始,會放手讓她做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像是刷牙、穿衣服、穿襪子跟鞋子,初期2歲的孩子會想要證明自己長大了,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所以很多事情大多都想要自己來,一開始如果還做不好,就會想要一直重複去做,但隨著練習次數多了,也熟能生巧了,慢慢的就會對其它事物感到好奇,什麼都要看什麼都要摸什麼都要問,再加上語言能力大躍進,話也越說越多,該做的事自然就會被延誤了
例如像是洗好澡應該要趕快穿衣服吹頭髮,但小寶貝卻一直光著身體唱歌挑舞,這時凱特都會適時提醒說:「妳想要唱歌跳舞很好,但妳光著身體容易感冒,所以我們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完,剩下的時間媽媽就可以好好欣賞妳的表演。」
清楚告知孩子為什麼希望先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完的原因,讓孩子能夠理解,千萬不能只是說:「就是要趕快穿衣服就對了!」,而或許孩子無法因為一次兩次的提醒就都會記得要做到,因此父母要多點耐心再三的提醒。
像凱特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因此小寶貝也跟堂姊妹同住,到了幼稚園放學時間,三個人就會玩在一起,也影響到吃晚餐時間,甚至連吃晚餐也都邊玩邊吃,常常一頓晚餐都需要花上1個小時才吃完(因為凱特堅持不追著孩子餵飯吃,都是讓孩子自己吃飯),後來凱特提醒小寶貝先做應該做的事,再做想要做的事,這個時間就是吃飯時間,妳越快吃完就有越多時間做妳想要做的事,但如果妳吃越久接下來就沒有自己的時間,妳想要哪一種方式呢?
後來小寶貝當然會選趕快吃飯,而凱特也刻意將小寶貝與堂姊妹分開吃飯(畢竟孩子在一起吃飯就會一直聊天嘻笑,長輩還是有必要性的將其隔開),結果小寶貝只花了20分鐘就吃飽飯,剩下的時間當然就是自己的囉~
當然如果孩子沒有遵守父母的規定在時間內將飯吃完,就不讓孩子繼續吃或是餵他吃,必須讓孩子知道父母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接下來就繼續去做原本應該做的事情,例如:洗澡。
假使孩子崩潰大哭或是耍賴都不可以心軟,想說消夜再給孩子吃一點餅乾或喝配方奶好了,一旦如此孩子知道父母言行不一(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其實現在的小孩越來越聰明),往後要孩子遵守父母規定就難上加難了。
而孩子如果有照做,接下來父母也務必遵守「先做應該做的事,再做想要做的事」,給予孩子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只要父母給予孩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孩子會更樂意遵守喔^^
尤其上小學之後開始有回家功課,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將作業完成,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只要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功課,就可以給予小獎勵ex:看電視半小時~一小時、給予零用錢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文具,相反的如果表現不好,處罰方式可以是扣除看電視時間、背英文單字或是背唐詩、扣零用錢。
但是如果有時間上的壓力,也務必跟孩子說明清楚。
像是有一次周末假日要和朋友一起出遊,必須在10點出門,結果早上一起床小寶貝就說想要玩玩具,這時凱特就會跟小寶貝用聊天的方式說明要出門的時間以及出遊的地點,以及想一想自己該做的事情有哪些,如果事情完成還有時間就可以玩玩具,但是如果時間已經到了就務必出門。
這麼做的用意有:
1.提升孩子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時間同時學習看時鐘,以及還有剩下多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2.教導孩子守時的重要-告知時間到了就是要出門,才不會讓對方等太久,假使今天角色互換,妳會希望對方遲到嗎?
3.加強孩子自動自發能力-孩子為了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必須盡快將應該做的事情做完,才不至於拖拖拉拉導致時間浪費
4-學習為自己負責-應該做的事情就必須自己完成,父母不可從旁協助
5.培養孩子專注及自律-孩子為了達成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一定會竭盡所能盡快地將該完成的事完成,如此一來就必須專心做一件事情,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次兩次或許還是會分心或拖拖拉拉,但幾次經驗下來孩子自然會發現,只要該做的事越快完成就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無形中也能培養孩子專注及自律了。
溫馨提醒:
作父母的可以教導孩子「先苦後甘」的道理,想要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學習盡快把該做的事情完成,父母也不用一直在旁邊碎碎唸的催促,這樣的模式可以一直套用到上小學之後,孩子放學回來先把該做的事情完成,剩餘的時間就可以安排自己想要做的事,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了。
文:凱特的簡易育兒術
https://bb2249.pixnet.net/blog/post/278159304-%E5%B0%8F%E5%AD%A9%E6%84%9B%E6%8B%96%E6%8B%96%E6%8B%89%E6%8B%89%3F%21%E7%88%B6%E6%AF%8D%E5%8F%AF%E4%BB%A5%E9%80%99%E6%A8%A3%E6%95%99
圖:Pixabay. Kiran H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