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了,只有媽媽出來道歉,更會讓孩子不懂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壞一個孩子,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家庭教育當然很重要,可是怎麼捨得把所有責任全都推在一個辛苦拉拔孩子的媽媽身上?我們是不是都應該要好好思考一下,孩子在成長中,影響一個孩子的教育環境?其中最不可取的,就是在孩子犯錯時,媽媽要出來道歉,好像孩子只要躲在媽媽身後,媽媽承擔一切,就沒事了。

最近不管在哪裡,看到的都是藝人孩子闖禍的新聞,看到好多人檢討孩子的媽媽,像是孩子闖禍,媽媽就該負完全的責任,這年代的媽媽真的好難當。

檢討別人最容易,要教育一個孩子,豈是只有一個媽媽能做的?除了父母的家庭教育,還有學校、環境、社會的教育,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媽媽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孩子的自我意識高漲,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大。

教壞一個孩子,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家庭教育當然很重要,可是怎麼捨得把所有責任全都推在一個辛苦拉拔孩子的媽媽身上?我們是不是都應該要好好思考一下,孩子在成長中,影響一個孩子的教育環境?其中最不可取的,就是在孩子犯錯時,媽媽要出來道歉,好像孩子只要躲在媽媽身後,媽媽承擔一切,就沒事了。

一、責任: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讓孩子去承擔行為後果的責任,功課沒寫、遲到了、闖禍了,孩子該受罰就受罰,別讓孩子找藉口、推託責任。

最近聽到有一位家長,在孩子傷人時,竟然告訴老師,到底要怎樣?所有醫藥費我會負責到底!!!讓孩子覺得只要媽媽付錢,就沒事了。也曾經聽過孩子遲到時,說的理由是,都是我媽媽害的,他沒叫我起床!!!當下我就會告訴他,起床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責任。打了同學,告訴我是另一個同學指使的,我會問孩子會不會思考?別人要你打,你決定動手,就是你該負完全的責任!!不要為自己的行為找任何的藉口。

二、面對:如果犯錯時一再的容忍和掩飾,犯錯的人就不知道自己做錯。

以前學校有一位老師,常常因為上課時有意無意的過錯被申訴,學校處理的方式就是鄉愿,反正他就是這樣、讓他面對家長,家長會更生氣,事情更難處理….所以主任校長承擔所有的衝突,代替去道歉,那位老師從來不用面對憤怒的家長、他惹出的後果,當然也不知道自己有錯,一犯再犯,就成了解決不了的不適任教師。犯錯的人就該自己去面對他該負責的對象,而不是由任何人代為道歉或解決。

三、是非觀念:我們的社會對很多錯誤都很容忍,尤其是校園裡,給孩子很大的寬容,對於很多該給孩子的懲罰和警惕都輕輕放下,有很多我們的孩子犯的錯,在台灣沒事,可是在國外是會重罰的。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大陸的女孩到美國去念書,在學校裡夥同同學霸凌了一個女同學,所有的人竟然被判了6-13年,如果相同的錯在台灣,會不會因為是學生,就被輕易的原諒?

我們的法官性騷助理,竟然只罰錢?酒駕累犯撞死人,只需要負幾年的刑責,還可以提早假釋…很多該重判當作警惕的罪刑,卻被輕輕放過,是不是讓孩子們也學會對於錯誤,是可以輕易被原諒的?湮滅的?我們的社會除了輿論的風向外,是不是更應該重視遵守法律的嚴謹?

四、友善的環境:環境深深影響一個孩子的養成,父母應該陪伴孩子,觀察孩子面臨的問題,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求學時遇到的困難。遇到不適合的老師、學校,溝通無效就轉學,幫孩子找一個友善的環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什麼樣的對待,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很多孩子在不適合的學習環境下會走偏,造成人格上的偏差,像是之前弟弟讀了不適合的學校,差點就放棄了自己;哥哥的老師每天辱罵,讓高中青春期的孩子不握緊拳頭都難;只要發生一點事,網路霸凌隨處可見。

一個孩子對環境這麼仇恨,一定有原因,是不是被霸凌了?是不是常常耗在不正常的網站上?在平時的對話和行為中應該會透露很多訊息,身邊的人聽到孩子有極度負面的言論,可以去了解原因,跟他討論一起解決問題。

五、關心:網路太過方便,很多東西都可以無師自通,知道孩子在做什麼、買什麼、交什麼樣的朋友…每一項都很重要。在孩子走偏之前,如果能夠提早知道孩子的想法、孩子迷上什麼,可能可以及時導正孩子的觀念和行為,就能阻止遺憾發生。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闖大禍時,會說我的孩子很乖、我的孩子不會做這樣的事…可能根本不清楚自己孩子在外面的樣子,很多事情只要有關心和觀察,都可以看出端倪,如果在家只是寵溺或是放任,孩子的態度和消費方式都不管,就可能錯過阻止遺憾發生的時機。

教育一個孩子,需要眾人之力。

我還是覺得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教壞一個孩子,一定有很多環節出了錯,應該全面性的檢討我們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用盡各種方式、追殺式的去責備一個母親,把所有的責任全堆在一個媽媽身上。面對問題,我們都去想辦法解決,我們都去思考有沒有犯了同樣的錯?有沒有忽略了身邊的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母親,這兩個字,真是不可承受之重。

 

文: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更多文章: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authorDetail/index/11548

圖:Pexels.Yan Kru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