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賞]

「孤芳自賞」用作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孤芳自賞」本來的意思是「孤高的香花,自我欣賞」,出於沈約所寫的一篇文章。
典故: 沈約是南朝的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齊初,因文才出眾,竟陵王賞識,而為門下「竟陵八友」之一。
後來參與蕭衍密謀代齊自立,並為蕭衍擬即位詔書,因此受到重用。沈約的政治地位極高,是當時公推的文壇領袖。由於沈約歷仕三朝,又能仕途順暢,當時部分士人對他頗有看法,認為他缺乏操守,唯靠附庸帝王,隨波逐流而已。
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為官清廉,用度節儉。在〈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中,沈約讚美梁鴻、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一樣的高潔,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並以此自勉。
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憂懼而死,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欲諡為文侯,唯獨梁武帝認為沈約「情懷不盡」,改諡為隱侯,才符合沈約的行誼。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的這段文字,可做為最好的註解。後來「孤芳自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例句: 她對周圈的街談巷議絲毫不感興趣,但她那孤芳自賞的神色看來並非不無煩惱。
圖: Pixabay.andreas16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