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個犧牲者無法改善什麼,不如成為有智慧的旁觀者

你曾見過那種總是為團體盡心盡力,過度付出,表面上看起來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實際上內心充滿憤恨、無力與痛苦的人嗎?

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人。一直以來,你多麼希望有人看到你的犧牲奉獻,然而,很多時候總是挫敗收場。

那個總是在拯救家庭危機的孩子

雅芬來自於一個父親以高壓打罵方式管教的家庭裡。她在家裡的三個孩子中排行老二。

姊姊和妹妹的個性叛逆,受不了父親的獨斷專橫與諸多限制,總是與父親衝突不斷。母親在家裡是個沒有聲音的人,常在父親與孩子起衝突後,被父親指責為不夠盡責。

雅芬從小就是個個性溫和又逆來順受的人,在家裡扮演著潤滑劑與和事佬的角色。常常忙著在姊姊、妹妹與父親中間周旋,安撫各方的爆怒情緒。

同一時間,她也得去照顧母親挫敗的心情,傾聽母親大吐苦水,甚至代替母親去處理家人之間關係不睦的問題。好幾次,在父親脾氣失控準備動粗時,是雅芬擋在其他家人前面的。

姊姊離家上大學後就不再理會家裡的事情,而妹妹離經叛道的行徑,更讓父親看不下去,一天到晚與父親劍拔弩張,家裡的氣氛緊繃到了極致。雅芬仍然盡力讓家人能保持和睦,但用盡一切方法也勸不了誰,正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究竟還要犧牲多久?

「從小到大,一直扮演這個角色,妳應該覺得很委屈吧!」我說。

雅芬掉下了兩行淚,她哭訴著:「從小,我就必須當個乖孩子,不能像姊姊那樣,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沒有什麼朋友,只能待在家裡好好讀書,就是為了讓父親不要總是生氣。但是,妹妹不懂事,父親還要怪我。媽媽的情緒也不穩定,我看了好心疼,但我真的無力再聽她抱怨了。我實在犧牲好大呀!」。

她哭喊著:「為什麼我的家人就不能好好相處呢?」

「當妳不斷這麼做,雖然是出自善意,家裡的狀況非但沒有因此改善,妳也無法好好過妳的人生。妳還要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多久呢?」

雅芬驚醒一般地看著我,思索著我說的那番話。

照顧到別人,也委屈了自己

事實上,雅芬的故事是許多類似狀況的孩子,共同的成長經歷。

這是個在委屈中長大的孩子,一直扮演著家中的犧牲者與拯救者,習慣性地以照顧家人的需求為優先,而犧牲了自己成長過程中需要去經歷的事情,連帶著個性也變為壓抑、拘謹,凡事順服。

一個總是犧牲自己以照顧他人需求的人,內心常是委屈的,有著滿腹辛酸卻無人能理解。然而,即使內心痛苦,他們仍然會在各種關係中持續扮演這種角色。

因為,我們很容易將原生家庭中的情感,投射到任何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中。

就算付出再多,也無法改變誰

於是,這樣的人,在同學之中,總是付出最多。他們主動擔任小組統籌的角色,主動為班上的清掃工作多做一些,主動撿起沒人要擔任的職務。心裡只想著能讓班上更好,不要壞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到了職場上,為上司賣命就算了,也總為同事考慮許多,主動幫同事減輕負擔,甚至扛起沒人要執行的任務、沒人想碰的爛攤子。

在伴侶關係中,乃至組成了新的家庭後,仍然不斷地扮演犧牲者的角色,只為了照顧到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在他們的內心有著「如果我不犧牲點,這個家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的聲音。

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即使長大了,仍然牽掛著原生家庭裡的紛紛擾擾。於是,他們不敢真正地讓自己長大,常常透過在事業或感情上的失敗,有意無意地留在原生家庭中,照顧這個家庭。

這些孩子擔心的是,萬一我不在,這個家就完了呀!

只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儘管付出了再多,犧牲再大,他們也無法說服誰,也無法改變誰。這個家依舊如此,他們永遠得承擔這個不討喜的角色,沒完沒了。

如果沒有人因此受益,結局不會比較好

不論在哪一種組織或團體裡,系統裡各單位間的動力總是互相牽引的。

當我們試圖為團體付出更多,想喚起其他人也為團體做出貢獻,讓團體能走在正向發展的軌道上時,時常看到的是,團體中的其他人越是冷淡、疏離,漠不關心。

這份過度承擔反而使團體裡該盡責的人有了撇清或逃避責任的空間;也因為有人不願意負起自己在系統中該盡的角色職責,便會有人忍不住跳出來代替他們的功能,成為犧牲者與拯救者。

許多人在公司、學校、家庭、社團等任何人際關係中,總是扮演著這種角色,追根究柢,常是原生家庭樣態的複製。他們與原生家庭之間總有著矛盾的情感連結,與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時,既感到痛苦萬分,卻又對家人的一切牽掛不已。

若沒有認清這一點,這些過度承擔的家庭拯救者,是永遠無法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的。換句話說,你那紛紛擾擾的原生家庭,不會因為你的過度付出而改善多少,同時你也搞砸了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當一個犧牲者的好處,是可以勉強維持自我價值

問題是,即使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會強迫性地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呢?

因為,我們總是能夠在這樣角色扮演中,獲取到內心的滿足。從小到大,我們的自我價值就是建立在因為犧牲與付出,而得到他人些許的讚許或同情上,這就足以幫助我們撐過那份無能為力的痛苦,或者「好心被雷親」的無奈。

而有時候,我們是帶著贖罪的心態在家庭裡活著的。年幼弱小的孩子,容易將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與失和,解讀成是自己的「不乖」或「不夠好」所造成的。心裡總是有著一種念頭:「如果我乖一點、付出多一點,是否家裡的氣氛就會好一些呢?」

此時,若我們又受到原本該信任的大人批評、指責與貶抑時,又更加深了罪惡感與贖罪心態,深信自己負有拯救整個家庭免於破碎的責任。

選擇有意識地成為一個家庭中的旁觀者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可以開始學習成為一位家庭裡的旁觀者。只要靜靜地觀察著家裡的種種,同時,很清楚地知道,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過度涉入任何紛爭中,但也不是冷漠不理。

我們仍然可以維持著與家庭之間的情感聯繫,畢竟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原生家庭,成長的力量來源也在這裡。但我們不會過度地被家庭裡的污煙瘴氣所牽引,慢慢地把他人該負的責任交還給他們。

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從一再重複的犧牲者與拯救者的角色跳脫出來,而真正成為一個自由且獨立的人,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豐富。同時,也給其他家庭成員一個重新負起責任的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與成長。

從犧牲者成為一個旁觀者,這絕非容易的過程;然而,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同時學會交還責任,這才是有智慧的愛!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更多文章: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Gerd Alt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