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熱腸]

「古道熱腸」是一個褒義詞, 形容待人仁厚、熱心。
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
熱腸:熱心腸。指待人真誠、熱情。

典故:

《官場現形記》是清末著名的長篇小說,以暴露晚清官場黑暗為主題。在四十四回中,描寫一個名叫申守堯的人,他是個府經班子,但愈作愈窮,窮到家裡沒米可煮,只有拿東西去典當。

一天申守堯家裡幫他拿衣帽的母親走了過來,向申守堯說道:「老爺的事情完了沒有?衣裳脫下來交代給我,我好替你拿回去。家裡今天還沒米下鍋,太太叫我去當當,我要回去了!」

申守堯感覺羞愧,無地自容,趁勢吆喝老媽兩句。誰知母親早已跑掉;靴子帽子衣包,都丟在地下,沒有人拿。申守堯更急得沒法。

一干人中有個叫秦梅士的老頭子,非常熱心,他說:「守兄的衣帽脫下來沒有人拿,我們怎麼走呢?」就要他的跟班幫申守堯拿回家去。「古道熱腸」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待人仁厚、熱心。

例句: 他為人古道熱腸,周邊的人都很尊敬他,希望能和他做朋友。

圖:Pixabay.4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