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孩子,只會讓孩子感覺到:「我永遠不夠好」

有一位母親和我分享,她與孩子互動時,深感挫折。原來,她就讀國中的女兒,常常不滿地抱怨:「媽!我這麼努力,妳為什麼都不讚美我?」。

我問她:「聽到孩子這麼說時,妳有什麼感覺?」

「我很生氣,也很挫折呀!」我想進一步了解,她說:「我生氣她根本不懂我的用心良苦!挫折的是,我又不是沒看到她的努力。問題是,她還有好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也得指出來,這是為她好呀!」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子的。其實不是沒有發現孩子的優點或長處,而是,比起肯定與讚美這些「有做到」與「做得到」的地方,把缺點或不足之處指出來,要孩子趕緊改正,似乎更為急迫。

做父母的自我懷疑,其來有自

「每次說到這裡,我們火氣都很大。我常懷疑,是不是我做錯了,我是不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我看到這母親很洩氣,便進一步探問:「這些生氣或自我懷疑的感覺,還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一直都有……」眼前的這位女性,低下頭,眼眶泛淚,開始啜泣。

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很努力想扮演好一個好媽媽、好太太,也希望自己在事業上能成功。我想,我應該做得也不差吧!但我還是覺得自己真是糟透了!」

「糟透了!」這三個字,是對自己深深的否定。我問:「有誰這麼說過妳呢?」她搖搖頭,她周遭的朋友們,都很羨慕她的家庭生活與工作成就,但她仍然感覺自己「糟透了!」她說:「我的心裡好像破了一個洞,任憑我怎麼努力,補都補不起來!」

那些無法被肯定的痛苦,複製到孩子身上了

我想問,這個洞,怎麼來的?多久了?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

「從很小的時候起,或許是國中吧,就覺得心裡有個洞了,然後,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她閉上眼睛,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到我的母親……」,我專注地看著她,她繼續說:「我想起她對我不滿的眼神,時常挑剔著我的一言一行,但是,我已經很努力了呀!……」邊說,兩行淚水不斷滑落。

「我好心疼!心疼自己,也心疼我女兒……」我大概知道問題的癥結了,但我希望她能在自我覺察後,用自己的語言,親口說出來。

「原來,我正在扮演當時我母親的角色,恨鐵不成鋼地數落著我女兒,而我女兒,就是當時那個我;原來,她也好辛苦呀!」

大人挑剔的話語,像詛咒般如影隨形

這位在學歷、事業與家庭生活上,都經營得有聲有色、令人稱羨的女性,卻總是對自己不夠滿意。就像被下了詛咒一般,她總需要去證明,自己很有能耐,自己是完美無暇的。只是,成績再怎麼亮眼,她依然不相信自己已經夠好了。

為什麼始終覺得不夠好?

因為,兒時母親對她萬般挑剔的話語,早已內化到她的心底。儘管她再不喜歡,仍不自覺地用母親的眼光、母親的話語,來鞭笞自己。於是,她每天兢兢業業,喘不過氣來;就如她自己說的:「心裡破了一個洞」,快樂不起來。

「一直到現在,我的母親仍然對我不滿意!」她說:「至少,她見到我,嘴裡說的,盡是我的缺點與不足。而每當我反駁她,告訴她,我很已經很努力時,她便看起來很洩氣。她說她是為我好,聽到她這麼說,我也很難過,似乎,我很不孝!」

仍然可以挑剔,同時每天多一點點肯定

「妳女兒也有類似的心情吧!」我說,她點點頭。我又說:「你希望妳女兒長大後,像妳一樣,心裡破個洞,永遠處在不快樂之中嗎?」

她搖搖頭,我問:「那麼,妳知道該怎麼做嗎?」

「我知道,別再挑剔她了!」我點點頭,接著問:「可是,要妳不挑剔,好像很難呀!」她又點點頭,說:「對呀!真的很難!」

「那麼,先接受自己會挑剔這個慣性行為模式,好嗎?不需要一下子改掉,你仍然可以挑剔,但是,每天有意識地多說一句肯定的話語,每天多一點點的正向聚焦,這樣就好!

其實,覺察之後,挑戰才要開始。她得先停止透過不斷向外證明自己成就的方式,來補心裡的洞;因為,這麼做,只是想證明給她的母親看。然而,她的母親大概不會有滿意的一天,她終將會持續處在挫敗之中。

我教她減快身心積極療法中的「交還父母法」(註),引導她在想像中,把過度承擔母親期待的部分,交還給母親。同時,也要她在生活中練習,肯定自己每個微小的努力。像是:「當你能欣賞女兒的表現,並表達出來時,請也別忘了肯定自己的努力!」

帶著自我否定長大,無法感受真正的幸福

這幾年,做了許多青少年輔導與家長成長工作,發現有不少家長,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檢視孩子的一舉一動。這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長遠的影響呢?

說真的,做父母的很難不帶著挑剔的眼光,因為,或許我們也是這樣被挑剔長大的。然而,每當我們挑剔孩子一次,就是讓孩子自我否定一次;孩子長大後,也會帶著挑剔的眼光,時時檢視著自己,而更多的時候,是否定自己與厭惡自己;即使成就再高,也無法感受到幸福。

這絕不是為人父母者,期待看到的吧!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badski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