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孩子可以長得不一樣
一位憂心沖沖的父親問我:「我的孩子一直很內向,不太喜歡交朋友;我希望他活潑一點,但怎麼鼓勵他都沒有用,該怎麼辦呢?」
他的孩子小學四年級,課業及才藝表現都不差,唯獨喜歡待在家裡畫圖、寫作或閱讀,很少往外跑。父親認為,男孩子就該外向點,但這孩子卻文靜內向;父親有些擔心,孩子未來會在職場上吃虧。在給出這位父親回應前,我問自己:
「人一定要長得活潑外向,才能活得好嗎?」
—
從小「和別人不一樣」帶來的巨大痛苦
幾年前,曾經接觸過一位國中階段的男孩子,因為自我傷害而被轉介來我這兒談話。在夜深人靜時,他會拿刀子割自己的手臂,手上留著一道道長短不一的傷疤。他說,他知道傷害自己是不對的,但是他無法控制。深夜時分,會突然陷入低落與沮喪中,便不由自主地拿起美工刀,往自己的手臂劃下去。
「這能讓我比較沒那麼痛苦。」他說。
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他如此痛苦?他說:「我在學校裡不受歡迎,功課又不好,努力也沒有用。爸媽老是拿妹妹與我做比較,妹妹的功課比我好,學校表現光鮮亮麗,人緣又棒,我相形失色。爸媽常說我很沒用,讓他們失望!」
這是一個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孩子,生活中缺乏成就感,也沒能得到足夠肯定,有著負面的自我概念。我繼續問:「你怎麼看待自己呢?」
「我覺得我很糟!」
「是因為成績不佳和人緣不好的原因嗎?」
「不止這樣!」這孩子搖搖頭,說:「從小,我就常被笑是娘娘腔,我爸也常說我不像個男人,對我感到很失望!」我想起,他被轉介來談的原因之一,是被班上同學訕笑是娘娘腔。我觀察到,這孩子的舉手投足,以及話語聲調,確實比起一般男孩子,明顯較為陰柔。
—
討厭這樣的自己,卻又改不了
「我也想要MAN一點呀!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就連生氣或大聲講話,都會被當作笑話。」
「感覺起來,你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呀!」
「我不喜歡,但我不知道要怎麼改?」
這孩子眼眶泛出淚水。我接著問:「為什麼要改?你覺得一個男生,有著陰柔的氣質,不對嗎?」他沒有說話,我又問:「或者,你覺得自己做錯事了嗎?」
男孩搖搖頭,說:「沒有!我沒有錯,但大家卻覺得我這樣不好……」
我知道,男孩這身陰柔的氣質,讓他成長過程吃了不少虧。他可能常被歧視、被排擠,成了男性陽剛文化下的受害者;也可能被師長有意無意地提醒,要他「更像男人」一點。更令他痛苦的是,連自己的父母,都常因此數落他。偏偏,他的各項表現都不如妹妹出色,父母更是只能搖頭嘆息了。
難怪這孩子會如此痛苦,需要用割手來尋求解脫。很遺憾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警覺到,這是一份求救訊號,反而痛斥他「抗壓性不夠」、「不懂得愛惜身體」、「沒事只會找麻煩」。
許多人都無法理解,會做出自我傷害的人,其實也百般不願;但唯有這麼做,才能獲得心裡短暫的舒坦;甚至,透過感受到身體的痛,才足以提醒自己是真正存在的。
—
有錯的不是陰柔氣質,而是那些歧視眼光
「老師,我真的錯了嗎?」
「沒有,你沒有錯!」我認真地看著他,說:「你不需要為這與生俱來的特質,感到抱歉,或否定自己。你確實與大多數的男孩不一樣,但不一樣就只是不一樣,那不是錯誤,更不是罪惡。」
事實上,有錯的,是那些訕笑他的旁人,歧視與排擠他的同學;他們會這麼做,常來自於無知。至於不少師長,仍被困在刻板印象或傳統文化的窠臼中,期待孩子只能表現出某種特定樣貌,卻難以包容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你知道,有個男生,像你一樣有著比較陰柔的氣質,你會怎麼看待他呢?」我問。他想了一下,說:「我會很同情他。但,我希望他能變MAN一點,因為這樣太辛苦了!」
「但是,他改變不了呀!怎麼辦呢?你還會要求他要改變嗎?」
「我……我不知道……」
「或者,你願意試著接納或欣賞他一些呢?」
他點點頭,說:「我會想讓他知道,他沒有做錯!」
我知道,這句話,是他講給自己聽的。
—
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不一樣也可以活得很好
不過,這真的很難!這孩子的成長路上,注定是會相當辛苦的。
我們常要孩子學習自我接納,但當一個孩子表現出與大多數人不一樣的特質時,周遭的大人卻不願意接納或認同他的獨特性,更不願意支持他去對抗那些歧視的眼光,孩子又如何能做到自我接納與自我認同呢?
請相信,每個孩子自有在這個世界上發光發熱的方式。和別人擁有不一樣的身心特質,不代表就無法適應這個世界。要改變的不是這些獨特的孩子,而是大人看待他們的眼光。我們不只要讓孩子知道,不一樣並沒有錯,更要珍惜自己的與眾不同。說不定,這會是讓他們脫穎而出、立足社會的關鍵。
回到文章開頭,那位憂心的父親身上。我說:「如果孩子沒有因為這樣,感到任何身心痛苦或適應困難,大可不必要求他改變。反而,你需要認同他、欣賞他,內向的孩子,一樣也是可以活得很好的。」
至於大人的擔心,那是大人自己要去安頓的;別把這些情緒,轉化成對孩子的壓力。孩子其實很敏感,當他知道自己不被父母認同,又難以改變自己時,便會開始討厭自己,這才是真正需要擔心的事情呀!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更多文章: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Arek So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