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說再見:疫情期間的哀傷、失落與心理健康
疫情爆發至今,我關注一個問題已久,就是死者家屬的心理健康。
眾所皆知,新冠肺炎的可怕之處,除了傳染力強之外,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高,更是令人聞風色變,尤其是高齡長者。從媒體報導中得知,有許多死亡案例,從發病、確診到死亡,時間只有短短幾天;甚至,有很多是到院前死亡,或者,死後才確診。
這說明了什麼?
—
死亡來得太突然,毫無心理準備
在這波疫情的衝擊下,有大量痛失至親的家屬,完全沒有心裡準備,就要面對親人驟逝的事實。像新冠肺炎這種法定傳染病而死亡的遺體,需要儘速火化,家屬根本沒機會見到親人最後一面,更別說要好好道別了!
前一陣子看新聞,有位在負壓隔離病房的醫師,拿著手機打開視訊,讓患者的親屬,有機會與即將被宣告離世的至親,見上最後一面,這情景令人鼻酸。也有死者家屬受採訪時,激動地說:「昨天才好好的,今天送醫,然後就這樣走了!」
失去至親會引發強烈的哀傷,而哀傷往往是一個複雜的歷程。
當你得知親人死亡的噩耗時,你可能會感到震驚、麻木、憤怒、拒絕接受、怨天尤人、無力、沮喪,到最後,慢慢接受。有時候,你以為已經接受或放下了,突然又陷入悲憤中。這起起伏伏的過程,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幾年,端視我們與死者的關係如何,以及,在死者離世前,我們是否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
值得關注的心理健康議題
因災難或意外而造成的死亡,有個共同點,家屬往往是在毫無預警之下,得知死者往生的消息。昨天還有說有笑,今天卻風雲變色;家屬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這回新冠病毒死者的親屬中,又許多正是如此。
其中,有幾個值得被關注的問題,會複雜化當事人經歷哀傷的過程,也是心理工作者需陸續關注的焦點:
(一)倖存者的愧疚
流行病常有家戶感染的問題,一人染疫,全家確診。若你與親人都染疫,親人不敵病魔,不幸離世;而你存活下來,且身體逐漸恢復健康。日後,你可能會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陰影:「我怎麼還能苟活?」,對死者有著嚴重的罪惡感。其中,還同時夾雜著:「如果我能及早發現就好了!」、「都怪我沒注意,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長輩!」、「是我沒把家人給照顧好!」這樣反覆自我檢討的念頭。
*
(二)沒見到最後一面的遺憾
當家人確診送醫,在治療期間宣告不治,需要在短時間內將遺體火化。家屬或許沒有機會在死者的大體火化前,與死者見上最後一面,更沒有機會向死者說聲再見。為此,可能在心中留下無限的遺憾。防疫優先,一切都是如此倉促,生者沒機會與死者好好道別;心中想說的話,不但沒機會在死者生前表達,更在入殮前的最後一刻,也沒機會說出來。
*
(三)因隔離而帶來的孤獨
當親人因新冠病毒染疫過世時,家屬也常分別在隔離中。不論是在隔離病房,或集中檢疫,為了防堵病毒擴散,隔離就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面對親人死亡,你正是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你所處的空間又只有自己一人,往往會加深原本就存在的孤獨感。甚至,你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是多麼的無能為力。
*
(四)暫時性的麻木與堅強
因為一切來得如此突然,現階段又處在疫情嚴峻時期,許多人會設法壓抑悲痛情緒,用超理智的態度來處理親人後事,繼續繃緊神經度過目前的疫情危機。眼前還有持續的威脅要面對,便強迫自己往前看,別停留在過去。這是危機時的求生本能,但同時,強烈的哀傷也可能在危機解除後,如洪水般洶湧襲來。
*
(五)沒有時間好好哀悼
防疫期間,一切從簡。親人染疫過世,大概只能草草處理後事,本該有的禮俗或親友致意什麼的,全都免了。然而,悲傷輔導的專家指出,傳統的喪禮習俗有其心理治療的意涵。辦過傳統喪事的人都知道,那些繁瑣的儀式,雖然折磨人,但卻提供生者一個集體哀悼的機會。除了有助於接受並確認死亡的事實外,親友群聚,一同回憶死者的過往,在言談間,集體宣洩情緒,提供彼此心理支持。
這讓我想起電影《父後七日》的情節,兄弟姊妹在父親過世的守喪期間,那些笑中有淚的對話。能有機會充分表達,就提供生者轉化悲傷與重新連結機會。
—
抗疫落幕時,正是心理復原的開始
雪上加霜的是,防疫期間,為了避免群聚,不論是一對一或團體的心理諮商或治療,都被迫全面暫停;有的雖改成遠端視訊,總不如面對面來得有溫度。哀傷者可能面臨心理困擾卻求助無門的窘境。可喜的是,目前各心理助人單位或組織,都意識到疫情期間心理健康的問題,也盡可能設法提供免費且易取得的服務資源。
這都只是心理急救,雖有暫時減壓的功效,但真正的療癒,在疫情退燒後,才正要開始。這場與病毒的戰役,不只是身體健康的肉搏戰,更考驗全民的心理素質。經過這波災難,如果我們都挺過來了,希望,不只身體上的免疫力提升,也能長出更強大的心理韌性。
同時,我們也更懂得,珍惜當下與親人相處的時光。
文: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更多文章: 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圖:Pixabay. Rudy and Peter Skitterians